翻石头科技投资
搜索
栏目
行业
地域
动态
登录
工业自动化
设置
业绩图
研究报告
讨论区
主题新闻
研究
----特征----
属于
包含
成员
厂商
最新的研究
贡献人:
石头哥
属于:
机电设备
包含:
自动化生产线
厂商:
基恩士
汇川技术
埃斯顿
机器人
江苏北人
拓斯达
埃夫特
国茂股份
绿的谐波
中大力德
怡合达
伟创电气
工大高科
天准科技
奥普特
中控技术
微光股份
卧龙电驱
湘电股份
正弦电气
江特电机
中电电机
大洋电机
雷赛智能
鸣志电器
信捷电气
方正电机
合康新能
双环传动
英威腾
容知日新
瑞松科技
凌云光
凯尔达
禾川科技
精测电子
能科股份
精进电动
亿嘉和
金智科技
美亚光电
矩子科技
均普智能
大豪科技
石头哥
 
2024年09月19日 13:21
回复(
1
)
研究
----栏目----
市场供求
国家政策
自然资源
社会人文
新增主题
讨论
发布
兔哥:十分钟看懂传说中的西门子数字化工厂
工业其实就分为两个大块,一个是离散行业,另一个是流程行业。 汽车、飞机、机床,这种先做出一个个零部件,然后组装到一起的生产过程,就是离散行业。 石油、化工、钢铁,这类把原材料混合、分离、粉碎、加热,批量或连续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就是流程行业。 再简单点说,离散行业大多是物理组装,流程行业大多是化学加工。
石头哥
2024年01月07日 12:11
回复(
0
)
1、伺服控制器通过自动化接口可很方便地进行操作模块和现场总线模块的转换,同时使用不同的现场总线模块实现不同的控制模式(RS232、RS485、光纤、InterBus、ProfiBus),而通用变频器的控制方式比较单一。 2、伺服控制器直接连接旋转变压器或编码器,构成速度、位移控制闭环。而通用变频器只能组成开环控制系统。 3伺服控制器的各项控制指标(如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等)优于通用变频器。
石头哥
2022年11月18日 16:44
回复(
0
)
由于历史原因,PLC市场长期被三菱plc、西门子plc等国外厂商占据,国产plc品牌渗透率仅在10%左右,且多集中在中低档PLC领域,采用OEM代工模式。但随着我国自动化程度的普及,国产PLC已经逐渐进入到一些高端应用领域及大型客户供应链体系中。近几年支棱起来的国产plc品牌除了以上国产plc十大排名里提到的,还有合信、浙大中控、永宏等品牌也逐渐打响了名气。
石头哥
2022年07月31日 11:14
回复(
0
)
工业机器人现在普遍用的都是交流伺服系统,我们看一下国内交流伺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2020年,日本安川和国产汇川技术,以11%的份额,并列国内市场第一名,三菱和松下占10%,台达占9%,西门子占7%,国产的禾川科技、埃斯顿、信捷电气,以3%的份额并列第5名。
石头哥
2022年07月31日 11:00
回复(
0
)
和利时的核心业务是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与中控技术、上海新华(2007年被GE收购)被媒体称为中国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三杰”。在它们出现之前,国内在这一领域曾是空白,中国重要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不得不使用西门子、GE等国外厂商提供的控制系统,在安全性上相当于“裸奔”。目前和利时的业务覆盖流程制造、离散制造、轨道交通、医药健康、城市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最著名的客户是中国的高铁、核电站。 根据睿工业统计,在国内DCS市场,2019年中控技术以27%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和利时则以15.2%的占有率居第三;2020年中控技术以28.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和利时则以15.9%的占有率居第三。
石头哥
2022年07月31日 10:52
回复(
0
)
伺服电机国产品牌 国内较大规模的伺服品牌20余家,主要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和利时电机等。
石头哥
2022年07月31日 10:46
回复(
0
)
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自动化设备的皇冠,更是下一代智能化终端
石头哥
2022年07月22日 23:42
回复(
0
)
总结,关于伺服和变频的技术比较,可以总结成简短的几句话: 变频器的功率较大,而伺服驱动功率较小; 变频器一般用功率KW 表示,伺服驱动器一般强调转速和力矩; 变频器是以速度控制为目的,而伺服是以位置控制为目的,使用的场景不同;
石头哥
2022年07月22日 22:48
回复(
0
)
交流伺服的技术本身就是借鉴并应用了变频的技术,在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变频的PWM方式模仿直流电机的控制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交流伺服电机必然有变频的这一环节:变频就是将工频的50、60Hz的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然后通过可控制门极的各类晶体管(IGBT,IGCT等)通过载波频率和PWM调节逆变为频率可调的波形类似于正余弦的脉动电,由于频率可调,所以交流电机的速度就可调了(n=60f/p,n转速,f频率,p极对数)。
石头哥
2022年07月22日 22:47
回复(
0
)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的脖子在哪里?
而在利润方面,本体制造仅有15%,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利润率均高于此:减速器40%,伺服系统35%,控制器25%。
石头哥
2022年07月22日 22:45
回复(
0
)
更多
选择
创新
传统
更多
指数说明
常见问题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2025 fanshitou.com
京ICP备170184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