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积极投入研发,研究人员数量和占比同步提高。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为299人、501人和800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从35.55%提升至46.95%和53.94%,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都持续上升。
公司eMMC存储器领先市场,技术成果丰富驱动公司价值提升。
截止21年末,公司获得境内外有效专利438项和软件著作权67项。公司开发的一体化U盘模块(UDP)和SSD模块(MiniSDP)改变了U盘和SATASSD产业生态,为公司带来业务规模和市场价值。2011年,公司开始自主开发eMMC存储器,2019年开始规模量产工规级、车规级eMMC存储器,在国产eMMC存储器领域具有市场领先地位。
存储芯片测试、封装设计技术能力先进,掌握市场先机。
公司围绕存储芯片测试技术取得15项发明专利,存储芯片封装设计技术取得12项发明专利。在存储芯片测试方面,公司自主设计30余种核心测试算法及测试软件,包括测试扫描算法、多平台测试软件等;创新测试机台、测试治具以及自建测试产能,极大提升生产测试效能存储芯片封装设计;创新SiP封装方案,持续推出各类创新形态产品。
固件技术能力雄厚,奠定公司Flash产品性能领先地位。
以固态存储为例,自下而上看,NAND为基础层,其次为SoC主控芯片,硬件层包含信号、功耗、散热等独特设计,外形不一,固件(Firmware)是Flash存储器的管理驱动算法,是存储器运行的指挥系统,驱动着主控芯片管理存储芯片。固件层和软件层可根据客户实际工作负载进行调优,满足其高度定制化需求。作为驱动Flash从晶圆到产品的必备技术,固件的管理水平高低决定晶圆性能能否得到充分调度、新产品上市周期和成本结构、存储产品能否与HOST系统平台充分兼容,更直接影响特色化存储性能/功能是否可以实现。公司具备良好的固件实力:
1)前端晶圆分析能力:公司晶圆分析核心团队具有10年以上专业经验,部分成员具有NAND Flash晶圆原厂研发与测试经验。
2)固件算法开发能力:公司拥有国内领先地位的算法团队,2010年进入固件研发领域。固件开发团队共270人,截止2022年7月已获得围绕固件算法的73项发明专利。
3)固件验证测试能力:研发团队与一线技术支持(FAE)紧密结合,大规模应用案例使得公司形成了持续的验证与改进能力。